阅读本文之前,真诚邀请您先点击“关注”,这样不仅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享,也能带给您独特的参与感体验,感谢您的支持与厚爱。
1951年,为了巩固刚刚成立尚不足两年的新中国政权,全国掀起了肃清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的运动高潮。四川省昭化县公安局接获群众举报,称昭化中学教师王化琴是军统特务,而她的父亲王连山则是当地的大地主。
昭化县公安局迅速展开行动,当即将王化琴抓捕归案。经过审讯,王化琴坦言父亲确实是地主身份,自己也身为军统特务。公安局将王化琴关押了二十余天后,将她移交昭化县法院审理。法院决定在城东公开举行公捕公判大会,并判处王化琴死刑,随后执行枪决。
囚车押送王化琴出发不久,昭化县公安局局长办公室突然收到一封来信。信件的作者正是当时担任四川省副省长的康乃尔,他在信中简单说明了王化琴过去的一些事迹,并明确强调:“不能枪毙她!她曾救过我和多名共产党员的生命!”看完信和王化琴所做出的救助行为,局长立即下令将王化琴重新拘押,决定先彻查此事后再作处置。正是这封信,在千钧一发之际,为王化琴争取到了宝贵的生存机会。
那么康乃尔与王化琴之间到底有怎样的恩怨与过往?信中的救命恩情是否属实?王化琴后来又有何结局呢?
展开剩余80%康乃尔所说的“救命之恩”发生在1940年5月某一天。那天,他与几名共产党员在成都一间茶馆秘密开会,借打麻将为掩护。然而危险正悄然逼近。大约下午五点,四川省国民政府秘书长邓明阶致电成都特务总队队长周伟龙,命令他亲自带队前往该茶馆实施抓捕行动。
周伟龙召集特务处所有人员开会,告知:“两个月前成都发生的抢米事件,主犯是康乃尔。今天下午六点他们将在茶馆集会,我们务必抓捕归案。行动期间,除抓捕队伍外,其他人员不得离开会议室。”王化琴听到消息,心急如焚。她与康乃尔自幼相识,急欲通知他避险,但被限制行动,无从出逃。
当时,成都复兴门附近因物价暴涨,米商囤积粮食不售,导致市民饥饿难耐。3月14日,三四千名饥民前往复兴门打砸抢米,继而转战黄门街,甚至砸毁重庆银行。银行保卫员开枪致伤一名饥民。事态恶化,宪兵、警察、特务赶赴现场抓捕并驱散饥民。国民党认定这次抢米事件是由康乃尔策划,他当时任中共成都市委学生委员会书记。
眼看行动即将展开,王化琴灵机一动,咬破舌尖,吐出一口鲜血,突然倒向另一名特务。周伟龙极为恼怒,指着两名女特务说:“你们把她送医院!”三人赶赴医院后,两人先行离开,王化琴趁机奋力逃离,直奔茶馆。
茶馆内,康乃尔与其他共产党员察觉到王化琴的出现,心头一紧,“会不会被暴露了?”康乃尔急忙示意大家保持镇定,不要轻举妄动。王化琴走到茶馆中央,康乃尔认出她,接过她递来的字条,快速扫视后示意同伴立即离开。几人迅速撤离,王化琴亦匆匆返回医院。
就在他们离开茶馆不久,周伟龙率队赶到,却扑了个空。返回特务总队后,周伟龙立刻将王化琴及护送她的两名女特务拘禁审讯,认定整个行动严密无泄露,唯独她有嫌疑。其他共产党员见康乃尔回来后质疑:“那个女特务为何帮我们通风报信?她是内线吗?”康乃尔答:“她曾是党员,但后来加入军统,没听说她是我们的内线。”大家更疑惑:“既然她冒生命危险救我们,我们是否要救她?”康乃尔苦笑:“我们是同学,情同手足。先观望,不急于救她,也许她能自保。”
此言一出,康乃尔脑海中浮现起十多年前的欢乐时光,若当年未曾分离,或许结局截然不同。
王化琴出身名门,父亲王连山系四川军阀刘文典手下,祖父为满清举人。王连山精于经营,拥有千亩良田,管理五家丝厂,参股多家钱庄。他思想开明,五岁便送女儿入私塾,认为昭化无大发展空间,后将她送至南充读书。
在南充,王连山结识康余山,两人成为拜把兄弟。康余山育有两个儿子,康乃尔与康克明,均为南充小学优等生。王连山将女儿转至南充,三孩同读、同住康家,彼此学习生活融洽,互相辅导,成绩名列前茅。
后来三人考入成都一家法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,开启了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。康克明和王化琴专注学业,王化琴短短两年便掌握英、法、日、俄四门外语,是名学霸才女。康乃尔则投身社会活动,因活动被校方不满开除,幸得王连山请托四川军阀刘文典,转入四川大学。
两人相隔多年,1932年王化琴考入暨南大学,三年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深造。1936年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研修。1937年抗战爆发,日本驱逐留学生,王化琴回国赴成都任市公民训练班班主任,积极发动学生抵制日货、为抗战募捐。
此时康乃尔已成为中共党员、市学生委员会书记,两人在成都再度相遇。经过数月观察,康乃尔决定吸收王化琴为党员。大约8月,康乃尔将她送往延安抗大学习。未料三年后重逢,王化琴竟成军统女特务。
刚入抗大不久,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认为共产党政工干部表现优异,申请派员至其部队。王化琴凭学生运动经验,被派至阎部,担任孙连仲27师政治教官,激励士气,助力夺回台儿庄大捷。
随后日军围剿27师,部队向西撤退。途中王化琴与女政工陈云洁体力不支走失,两人商议返延安。途中遭遇困境,最终抵达西安,身无分文,仍需跋涉600余里至延安。无奈下两人流浪街头,偶遇国民政府战时干部训练团招募广告。
虽心不甘,两人报名入伍,凭大学学历顺利录取。培训后发现组织为军统控制,已无退路。陈云洁留西安,王化琴则回重庆老家探望。
初入军统,王化琴参与破译日军密电,为抗战贡献力量。次年晋升邮电检查所副所长,后调成都负责监视共产党员通讯。一次街头偶遇康乃尔,二人坦诚相告经历,康乃尔惊讶她竟成为军统,却坚信她不会出卖同志。
康乃尔和组织安排救援,军统内部审理王化琴的少将为避免牵连,未能定罪,王化琴被软禁六个月后获释。不久她退出军统,前往泸州谋职。
泸州期间,王化琴与中学校长陆长明相识相爱,结为夫妻,育有子女。新中国成立后,夫妻回昭化中学继续任教。
1951年被捕后,王化琴写信给时任四川省副省长的康乃尔,申明自己无恶行,脱离军统后专心教书,担心被枪决。康乃尔救助后,她虽免死,但被判三年有期徒刑。
王化琴本是进步青年,因生计被迫入军统,服刑期间努力改造。出狱后被鼓励继续教育事业,任宝轮中学英语教师。1985年被诊断患食道癌,终年71岁。
王化琴的人生充满传奇,既是不幸的乱世牺牲品,也因人民政府公正处理,得享幸福晚年。
发布于:山东省线上配资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